成都AI算力崛起:西部“算力之都”如何打造全国领先的智能生态?
发布日期:
2025-05-15 17:00:48
本文链接
https://www.idcsp.com//help/2759.html
本文关键词
成都正通过以下多方面举措打造西部“算力之都”及全国领先的智能生态:
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
政策规划:成都出台了《成都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24—2026年)》等多项政策,明确到2026年,成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700亿元,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元,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。
资金扶持:成都高新区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母基金,储备总规模超70亿元子基金,还每年发布1亿元算力券、1亿元场景专项资金、1亿元模型扶持资金等。此外,成都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新经济创投基金投资人工智能领域。
算力基础设施建设
算力中心建设:成都已建成9个大型算力中心,总规模超8700P,如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采用领先架构,实现算效、能效双提升。到2027年,四川全省算力总规模将达到40EFLOPS,其中智能算力占比超60%,15个大规模智能计算中心将投入运营。
算力网络构建:四川建成“算力蜀道”,光缆线路总长度达450.8万公里,居中西部第一、全国第二,信息传输能力跃居全国第五位。
人才与创新平台建设
高校专业设置:成都17所高校设置人工智能本科专业,其中3所高校专业获评A类及以上,位列全国第3。
创新平台搭建:建成天府绛溪实验室等创新平台34个,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34家。此外,还成功申建2家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,建成2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。
产业生态培育
企业梯队建设:构建“链主+专精特新+创新型中小”企业梯队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体系。2024年,成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1006家。
应用场景拓展:以“智慧蓉城”建设为牵引,打造150个创新应用场景,培育示范应用产品超过500个。人工智能已渗透进成都的多个领域,如蔬果种植、政务审批、医疗诊疗、教育教学等。
数据资源汇聚与管理
数据标注基地:成都获领全国首批数据标注基地建设任务。
数据流通平台:打造线上数据流通平台和线下公共服务空间,汇聚超过10亿条公共数据和500亿条行业数据。
区域协同与合作
“政产学研用金”协同:举办人工智能“政产学研用金”协同系列活动,推动各方交流合作。
成渝双城联动:成渝作为“东数西算”工程的重要枢纽节点,两地在算力产业上协同合作,共同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。
成都算力租赁入口:https://www.jygpu.com
成都算力租赁官方电话:400-028-0032
优选机房